【中國制藥網 行業(yè)動態(tài)】近日,財政部披露,2019年我國將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其中,我國將對700余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包括新增對多種藥品生產原料實施零關稅。
其中,新增的藥品生產原料包括了50余種的抗癌藥原料,如醋酸曲普瑞林、福美坦、依西美坦、酒石酸長春瑞濱、硫酸長春新堿、鹽酸托泊替康、鹽酸伊立替康,其稅率均是從4%降為0;抗癌藥原料來那度胺稅率從9%直降為0。
另外,罕見病藥原料青霉胺、利魯唑、波生坦的稅率則從6.5%直降為0;罕見病藥原料吡非尼酮則從9%直降為0。此外,抗血清、其他血分及免疫制品、人用疫苗等醫(yī)藥制品稅率從3%直降為0。
眾多周知,藥品的生產材料就是原料。然而近年來我國原料藥暴漲現象泛濫,造成藥品生產成本飆升,不得不提高藥價。而原料藥漲價背后的原因除了壟斷以外就是原料廠家少,供不應求。在此背景下,我國對壟斷和市場不斷整治。
針對我國原料藥短缺問題,此前就有專家就建議,可以從國外進口一些原料,緩解國內短缺的現象。據了解,美國用于治療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來那度胺已在我國上市,但是國內進口的來那度胺價格接近天價,很多患者難以長期負擔起。
從此次披露的內容來看,明年50多種抗癌藥原料將實施零關稅,這也將進一步降低抗癌藥的價格。抗癌藥原料來那度胺稅率從9%直降為0,有望降低國內仿制藥企業(yè)成本,實現產品降價。另外也將吸引國外原廠家在我國設立分廠,生產銷售相關藥品,產品也有望降低價格。
實際上,今年以來,就國內抗癌藥降價調整的政策就不間斷。
例如,今年5月1日起,我國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稅。其中,國家醫(yī)保局和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的《關于開展抗癌藥省級專項集中采購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明確,2018年8月底前,各省份出臺抗癌藥省級專項集中采購實施方案;9月底前全面啟動采購工作,年底前完成專項集中采購工作,掛網、采購、使用監(jiān)測和終端售價全部到位,使患者受益。在此背景下,北京、云南、安徽、山西、內蒙古、遼寧等地相繼展開抗癌藥采購工作。
11月1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正式實施,其中,調整的基藥目錄中有12種抗癌藥新增入,其中不乏小分子靶向藥等創(chuàng)新藥物。
另外,新藥審批速度加快、談判集中采購、納入醫(yī)保報銷目錄、加快創(chuàng)新藥進口上市等利好政策陸續(xù)出臺,這些政策的發(fā)布,給癌癥患者帶來了諸多利好。據悉,如今癌癥用藥平均降價幅度達56.7%。
總的來看,2019年,我國抗癌藥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這對于國內每年超過300萬人的癌癥患者而言無疑是福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