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行業(yè)動態(tài)】合理用藥應當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當性”四大原則。用藥首先強調安全性,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到合理用藥。10月17日,中國藥學會在京發(fā)布“2018年公眾用藥誤區(qū)”,并呼吁全社會關注安全用藥,學習用藥常識,促進全民健康。
今年的用藥誤區(qū)分別是:追求療效濫用藥、自行停藥沒危害、胰島素有依賴性、使用藥品不得法、別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應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藥品放心用、換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風險不接種等用藥錯誤行為。
2018年公眾用藥誤區(qū)的反映出公眾用藥常識較為缺乏,用藥科學素養(yǎng)亟待提高。專家對此強調,安全用藥是重要的民生問題,用藥錯誤有可能給患者乃至家庭造成痛苦和傷害。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知識,增強公眾安全合理用藥意識,形成良好的用藥習慣,對促進公眾健康有重要意義,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那么,對于患者而言,該如何正確用藥呢?有醫(yī)生建議,,慎用,是指藥物可以謹慎使用。使用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用藥情況,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刻停藥。慎用,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留神。
第二,忌用,已經達到不適宜使用或應避免反復使用。標明忌用的藥物,說明其不良反應比較明確,發(fā)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較大。但一般有個體差異。如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忌用苯唑青霉素鈉,因為該藥可減少白細胞。
第三,禁用,這是對用藥的嚴厲警告,禁止使用就是不能使用。如對青霉素過敏的人就禁止使用青霉素,青光眼患者就禁止使用阿托品。
其實,大多數人患病后,只注意對癥選藥,但正確地服用藥物也很重要。正確服藥有多方面,如正確的劑量、給藥途徑、服藥時間,甚至服藥的飲水量和姿勢都要注意。
一般情況下,用藥時間劃分成:空腹:指清晨未進食前30--60分鐘;飯前:即三餐前30--60分鐘;飯時:指飯前片刻或餐后片刻;飯后:即餐后15-30分鐘;睡前:指睡前15--30分鐘。
服藥時多飲水,可以提高藥物的溶解度和用量較大的藥物的血中藥峰濃度,加快達峰時間,從而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療效。不過,也有些藥不能用水送服,比如止咳糖漿,該藥物是溶解在糖漿里。應該先喝點熱水,再慢慢服用止咳糖漿,讓藥物覆蓋在咽部的粘膜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
吃藥的時候好立位或坐位,稍微活動后再臥位。另外,服用抗胃潰瘍藥物,服藥后應臥床休息。在給藥時間方面,應該遵照醫(yī)囑,只有給藥時間恰當,才能維持血藥濃度。
看了這些誤區(qū)和正確用藥的建議后,你真的會吃藥嗎?其實,一些習以為常、不經意間的用藥習慣,可能會損害健康,甚至引起更嚴重的疾病。所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劑量,服用某種藥物,不僅能提高療效,還會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如果生病了不僅要謹遵醫(yī)囑吃藥,而且還要“會”吃藥!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制藥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制藥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制藥網http://xlglmhohg.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制藥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