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冷庫適合貯藏的品種:香蕉、菠蘿、櫻桃、桃、柑橘、龍眼、荔枝、枇杷、芒果、梨、葡萄、山楂、冬棗、楊梅、木瓜、柿子、蘋果等等。

下面就以蘋果和梨為例,講述水果冷庫貯藏的方法:
蘋果和梨一般在9~10月份采收,此時氣溫和窖溫都較高,不能直接入窖貯藏,可利用夜間低溫進行預藏,如果窖中通風好,降溫快,裝載量少的可不經預藏直接入窖貯藏。
蘋果和梨貯藏方法很多,現就常用的貯藏方法介紹如下:
1、氣調貯藏把經過分級、包裝和預貯的果實運進貯藏窖或通風庫內進行碼垛。碼垛前先在地上鋪一塊稍大于垛底的塑料薄膜(帳底),以磚或枕木為墊,墊起10厘米左右,在磚或木墊的空間按每百斤果實撒500克石灰的比例,撒放消石灰,然后將果筐或果箱碼成通風垛。碼垛時各層果筐或果箱間加墊秫秸或隔板,果筐或果箱之間要留有適當的空隙,以利通風。垛碼好后,將貯藏 帳罩在果垛上,扎緊袖口,堵塞取氣小孔,最后將帳底塑料薄膜與貯藏四壁邊緣緊緊地卷在一起,埋人事先挖好的小溝內,用土壓緊。這樣,每垛就構成一個密封的貯藏系統(tǒng)。如使用硅窗氣調帳,硅窗面積要視貯藏條件及數量而定,一般每貯一噸蘋果,在5℃溫度下硅窗面積以0.3平方米為好。
2.硅窗袋藏先把硅橡膠塑料袋放在果筐或板條箱中,然后把蘋果或梨裝入袋內(一般每袋裝20千克左右,硅窗面積約60平方厘米),縛緊袋口置于棚窖或通風庫中架貯或堆。
3.透氣膜貯存 山西太原市塑料研究所成功地研制出一種透氣膜,用它貯藏蘋果或梨可延長貯期4~6個月。其方法是用0. 07~0. 09毫米厚的透氣膜做成能裝10~15千克蘋果或梨的袋子,然后把選好的蘋果或梨放入袋中,扎封袋口,放在棚窖或通風庫中貯藏。
4.溝藏和窖藏山東煙臺地區(qū)的蘋果溝藏方法是:選地勢平坦高燥的地方挖深1米,寬1米,長隨貯量和地形而定的溝,溝底要平整,10月下旬至11上旬入溝貯藏,溝底先鋪3. 3~6.6厘米厚的沙,上堆果實33~66厘米高,初期暫在溝邊搭棚遮陰,到11月下旬氣溫明顯下降時,用草或樹葉覆蓋保溫,其上再用草搭成屋脊形棚蓋。陜西、山西等黃土高原地區(qū)采用窯洞貯藏蘋果和梨十分普遍。近年來在窯的形式和加強通風降溫方面有很大改進,窯身長十多米,在窯門相對的一端,加設排氣筒,既利用土層的保溫作用又借外界冷空氣降低窯內溫度,使貯藏效果大大提高。
5.棚窖、通風庫及冷藏庫貯藏
(l)預藏降溫,入庫(窖)時按不同種類、品種、等級分別堆放。
(2)庫(窖)內堆碼:堆碼的排列要求牢固,有利于通風和管理,充分利用容積。堆垛底部要用枕木墊起,各層筐間加墊秫秸或隔板以利通風,堆垛上部距庫(窖)頂應有66厘米左右的空隙,堆垛距墻壁、堆垛間及進氣孔處都要適當留有空隙,而且還應該留 出通道。
(3)溫、濕度的控制:須專人負責,每日多次檢查記錄各代表部位的溫度和濕度,以作通風管理的參考。不論是氣調貯藏、缸藏、罐藏、硅窗袋藏、透氣貯藏,還是溝藏、窖藏及棚窖、通風庫貯藏,都必須加強溫度管理,力求把溫度控制在一2℃~2℃。前期是秋季和初冬,這時氣溫比庫溫低,要把通風孔和門、窗都打開,日夜大量通風以降低窖(庫)溫;中期是庫溫已達到要求的低溫時的整個冬季,此時主要是防寒,一般是通風 一孔、門、窗都關閉,按時開啟調節(jié)濕度;后期是春季,氣溫上升時.氣溫較高于庫溫,因此,白天關閉、夜間開放適當通風。貯藏要求較高濕度,貯前庫內可噴水,果實入庫后可灑水,地面上放濕木屑或稻殼,有時可放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