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技術(shù)簡介
離子交換作為一種現(xiàn)代分離手段,是在20世紀40年代人工合成了離子交換樹脂以后的事。離子交換的選擇性較高,更適用于高純度的分離和凈化;
離子交換法是液相(原液)中的離子和固相(樹脂)中離子間所進行的一種可逆性化學反應(yīng),當液相中的某些離子較為離子交換固體所喜好時,便會被離子交換固體交換,為維持水溶液的電中性,所以離子交換固體必須釋出等價離子回溶液中;離子交換是樹脂裝在樹脂柱中進行的,固相樹脂上的活性基團上的離子與溶液(原液)中的某些離子發(fā)生交換,這些離子與樹脂上的活性基團更容易結(jié)合,保留在樹脂上,而樹脂上活性基團上的離子釋放到溶液中,稱為交換或吸附工序。交換達到一定程度后,即所有或大部分樹脂上的活性基團都和溶液中的這些離子結(jié)合(交換或吸附飽和);因樹脂柱中還有原液及其它離子或雜質(zhì),用另外的溶液或溶劑(沖洗液)置換出來(以使解析液純度高),稱為沖洗工序;再使用高濃度或者高洗滌強度的溶液(解析液)將結(jié)合到樹脂上活性基團上的離子再次交換出來,得到了濃縮液和純化液(解析后液,離子成分被選擇性富集了),稱為解析工序;解析完的樹脂,再經(jīng)過一種溶液(再生液)處理,使樹脂活性其團釋放出的原固有的離子又與樹脂上的活性基團結(jié)合,恢復它的交換或吸附能了,稱為再生工序。再生好的樹脂又可進行交換可吸附,所以樹脂是可循環(huán)使用的。
離子交換應(yīng)用范圍很廣,主要用于生物和制藥工程、飲料與食品、濕法治金、精細化工、水處理及重金屬廢水處理、尾礦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