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yī)藥生產(chǎn)中廣泛應用的制粒方法可分為團聚法,擠壓法和噴霧法。選擇具體的制粒方法時,首先要明確制粒需要解決的問題,再按下述因素進行比較。對于某一具體的應用,需要確定一種合適而又簡單的制粒方法時一般可以參照類似物料的處理技術。
1、給料特性
物料是粉末狀還是熔融液,漿狀和膏糊狀物料能否進行泵送和霧化,物料是否有熱敏性等,選用時必須加以考慮。
2、對生產(chǎn)能力的要求
如果要求的生產(chǎn)能力較大,有許多方法便不能應用。
3、對團粒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的要求
有些方法,如噴射制粒造粒只能得到很細顆粒,粉末團方法也只能得到較小顆粒,而其他一些方法如壓制,則可得到很大的團塊。
4、團粒的形狀
滾動、攪拌造粒,噴涂造粒得到的是近似球狀的顆粒;噴丸冷卻固化造??梢缘玫?成球形的顆粒;擠壓造粒則能生產(chǎn)柱粒。不同形狀的顆粒對后繼工序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應當予以估計。
5、團粒的強度
由粉末團化、噴丸造粒所得的顆粒,其機械強度較弱。如需高強度的顆粒,則需采用壓制方法或燒結、焙燒強化,用擠壓成型要選擇高強度的粘結劑。
6、團粒的孔隙率和密度
孔隙率和密度與強度密切相關,一些擠壓造粒的過程能較好控制孔隙率和密度以適應某種應用需要。
7、濕法和干法
干法制粒是把藥物粉末直接壓縮成較大片劑中片狀物,重新粉碎成所需大小的顆粒的方法。該法不加入任何液體,靠壓縮力的作用使粒子間產(chǎn)生結合力。干法制粒有壓片法和滾法壓法,干法制粒常用于熱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藥物以及容易壓縮成形的藥物的制粒,方法簡單、省工省時。但采用干法制粒時,應注意由于壓縮引起的晶型轉變及活性降低等。干法造粒易產(chǎn)生粉塵,不適于處理有毒化學藥品及其他有危險的物料。
濕法造粒需要溶劑,并且需要進行后干燥,可能造成溶劑損失,某些物料(如藥物)可能因對溶劑敏感而不適于濕法,還有些物料可能在干燥時重結晶為不同形式,也不能用濕法。但濕法是在藥物粉末中加入粘合劑,靠粘合劑的架橋或結作用使粉末聚結在一起而制備顆粒的方法。由于濕法制成的顆粒經(jīng)過表面潤濕,其表面改性較好,具有外形美觀、耐磨性較強、壓縮成形狀好等優(yōu)點,在醫(yī)藥工業(yè)中應用。
8、是否有可能將幾種過程(如制粒與干燥、化學反應)同時進行
某些方法和設備(如圓筒式造粒機)很適宜于同時有化學反應的制粒過程。
9、空間限制
例如擠壓法,用較小的裝置可以得到較高的生產(chǎn)能力,而其他一些方法,例如噴丸造粒,需要有較高的垂直空間以安裝塔設備。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