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電話
- 聯(lián)系人:
- 程成
- 電話:
- 021-60348496
- 手機:
- 18121453965
- 傳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園區(qū)
- 網址:
- www.qiyibio.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微信掃碼進入微名片
葉肉導度用于表征二氧化碳從氣孔下腔進入到葉綠體直至被Rubisco固定這一路徑的阻力,是限制葉片葉綠體中二氧化碳濃度,進而影響葉片光合速率的重要生理參數(shù)。葉肉導度是繼氣孔導度、光合作用生化限制之后的第三大限制光合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提高葉肉導度可以同時提高葉片水分及光能利用效率,因此其成為光合作用改良的重要靶標。理論上講,葉肉導度作為一個物理參數(shù),不應受到外界環(huán)境影響。然而,實際測量中發(fā)現(xiàn)其隨光線及CO2變化而變化,而且在不同植物中呈現(xiàn)不同變化趨勢。準確解析葉肉導度的物理及分子機制,并闡明其對環(huán)境響應的機理,是當前葉肉導度基礎及應用研究中的重大課題。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朱新廣研究組于7月25日在《植物、細胞與環(huán)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在線發(fā)表了題為Components of Mesophyll Resistance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A Theoretical Modeling Analysis 的科研成果。該工作通過建立水稻葉片結構的三維重建,精確模擬了光和CO2在葉片內部的物理傳播和生化反應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葉肉導度受四個因素控制:葉片內部光合特性的異質性、呼吸及光呼吸速率、葉綠體被膜對碳酸氫根的通透性、細胞質及葉綠體基質中的碳酸酐酶催化的CO2水化反應。該工作除了發(fā)展了精細的三維反應擴散模型之外,同時還發(fā)展了葉肉導度解析模型,為開展葉肉導度的生理、生態(tài)及機理研究提供了理論工具。
該研究工作由朱新廣研究組博士肖怡完成。該研究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先導專項及蓋茨基金會項目等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