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微粉碎機細粉體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匯的現(xiàn)代綜合科學技術,它已富有成效地應用于材料、化工、冶金、電子、醫(yī)藥及食品等行業(yè)中。細粉體技術使物料細化,提高了比表面積,對藥物來講,提高固體藥物的溶解、釋放,從而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中藥自古就有散劑,與細粉體技術是有相通之處,都要粉碎原藥材。換言之,細粉體技術是把傳統(tǒng)散劑更加細化,這就提示我們可把散劑作為細粉體技術在中藥應用的切入口,以更好地提高散劑的生物利用度。根據(jù)這一思路我們開展了系列中藥品種的研究,現(xiàn)將天麻細粉體的研究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藥材與試劑 天麻藥材由制藥廠提供。天麻粗粉分別制成100——120目、250——300目、400目粉末。某藥廠天麻配方顆粒,批號010434。全天麻膠囊,批號2001101,去膠囊殼,混勻使用。天麻素標準品由中國藥品生物檢定所提供。甲醇,分析純。
1、2 儀器 標準篩一套,三清微粉機,OLYMPMSBH型顯微鏡。液相色譜儀Agilent 1100 Series。
1、3 方法 (1)天麻藥材經粗粉碎后投入微粉機中,在-10——-15℃下粉碎15min出料,用不同規(guī)格的篩分別制取100——120目,250——300目,400目3種細度樣品,顯微觀察各細度樣品顯微特征。(2)然后分別將3種細度粉末制成100——120目,250——300目及400目3種顆粒,測其天麻素含量為0.1%。分別精密稱取3種樣品各2.5g,置于250ml具塞錐形瓶中準確加入甲醇25ml,置于聲波洗滌儀中,調節(jié)水溫40——45℃,用帶0.45µm微濾注射器分別于5min,15min,30min,45min,60min取樣,依照文獻[1]測定天麻素含量。計算天麻素累積溶出率,參照文獻[1]威布爾函數(shù)計算法求其直線方程,其斜率為 m,并計算出天麻素溶出50%(T50)及溶出63.2%(Td)所需的時間。溶出度參數(shù)采用《NDST新藥統(tǒng)計程序》軟件,q檢驗兩兩比較。
2 結果
2.1細粉體顯微特征 見表1。
2.3天麻顆粒溶出度的比較 結果見表3。
表1 天麻3種細度粉末顯微特征
細度 粉末均勻狀態(tài) 細胞及導管 針晶狀態(tài)
100——120目 大小不均, 完整的較多 成束存
40×40µm,160×160µm
250——300目 大小較均勻, 細胞壁及導管的 不成束存在
40×40µm,80×80µm 斷片散在
通過400目 大小相當均勻, 幾乎見到完整細胞及導管, 針晶破碎散在
10——40µm 可見多糖顆粒
2.2細粉體天麻素的溶出度 結果見表2。
表2 3種細度天麻粉末天麻素溶出度參數(shù)(N=3)
樣品細度 m T50/min Td/min
100——120目 0.645 44.4 78.5
250——300目 0.640 22.6 39.9
通過400目 0.972 9.2 13.4
2.3天麻顆粒溶出度的比較 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樣品的天麻素溶出度參數(shù)比較 (χ±s)
樣品細度 N/批 m Td/min T50/min
100——120目細粉顆粒 5 0.549±0.22 63.84±22.95** 30.98±8.26**
400目細粉顆粒 5 0.702±0.11 10.66±1.60 6.33±1.42
天麻配方顆粒 4 0.863±0.10 35.55±4.06* 23.15±2.40**
全天麻膠囊 5 0.578±0.56 18.92±4.09 10.00±2.14
注:與400目細粉顆粒比較,*p<0.05,**p<0.01。
3 討論
3、1研究采用微細粉碎技術對天麻進行粉碎,隨著細度的提高,細胞、導管、針晶破碎程度增加,細度在250——300目時大部分細胞已破碎,至通過400目時幾乎全部破裂,多糖顆粒裸露,這在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擴散。溶出度的實驗提示天麻素溶出50%所需的時間,隨著細度的提高而縮短。
3、2細粉體技術應用的大問題之一是粉體很容易互相吸附、團聚,這給藥品的分裝、運輸、貯存帶來一系列困難。本研究采用制粒方法,400目顆粒天麻素溶出50%所需的時間少于100——200目顆粒(p<0.05=,表明本研究制粒方法合理可行。本研究的結果可供天麻配方顆粒生產廠家參考。